乌江之锁与绣花鞋:1949川东追击战再解密
暮色压向乌江,白涛镇对岸陈家嘴忽起枪声。小船在浪尖颠簸,岸上连珠炮盖过去,舟至岸边,一名瘦小军官跌入林中被扭回。搜身得一纸手令,落款“介石”。他自报姓名:“钟彬……十四兵团司令,”又叹,“你们来得这样快,真没有想到啊!”
钥匙并非始于乌江。更早的切口在南汉河。139师415团连夜搜竹缚木,泅渡急水,扛机枪趟过河心。这一刀斩断酉阳至黔江的退路,宋希濂部被迫西移彭水,所谓“腰斩咸丰、黔江之敌”便由此得手。
当月,四野47军归刘伯承、邓小平统一指挥,肩上两副担:为二野三兵团扫清川东门户,也为华南南下之师护侧翼。重庆方面,蒋在8月29日聚将布防,自诩以乌江“上锁”。史家后来评语简要:锁若无人握钥,终是虚设。
乌江这一“锁眼”在白涛—陈家嘴。139师416团前卫排翻上金子山,封住渡口,先以两只小船扑对岸,再逼对岸民船回划。接连缴获敌军后勤船,官佐、女兵、军乐队、胶鞋与洋银一船又一船。钟彬其人亦在这一线落网,宋部部署尽失节奏。
长江是“将军棋”的下一着。木洞镇与木家坝对岸船只尽被拖走,北岸还筑了枪垒。139师侦察班摸到一只小木船,无桨。宣传员下乡喊话,乡亲们献来五把桨,自告奋勇“送大军”。冲锋枪压制火点,侦察班长砍缆夺大船,乡舟四五十只顺流而下,渡场顷刻展开。
141师423团又从江面取捷。四艘轮船出发,靠岸后直控发电厂、自来水厂、兵工署、银行与粮库。次日拂晓,城内鸣枪,不是抵抗,是地方武装“列队欢迎”。至此,重庆这座“老巢”失而不复。
行军之难,落在脚上。草鞋过招头寨就“报销”。桑植补发的鞋,不多日又穿空。战士打趣:“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,要是能给运点新鞋多好。”到了江北悦来场,乡亲给女卫生员送来一包绣花鞋。她们笑说“有失军威”,却把鞋珍藏在背包里,继续光脚入城。
川东红土地,雨后泥如油。有人每摔一跤就往衣袋装石子,晚上清点,“一小时十几次”。炊事班夜里从棉衣扯棉为灯芯,点菜油灯,踩着前人的脚印挪行。二峰关七里陡崖、望子关鹿砦五重,终被步兵一线线掰开。
战争也绕不开社会地形。湘西土匪被大量收编,供给线屡被扰;而纪律与速度赢得通行证。木洞寻桨,白涛夺船,都是民力在关键时刻的“加码”。曹里怀后来忆起刘、邓的军令——“快、快、再快一点”——不止是急行,更是政治与军事的同步推进。
四十日,2300余里。乌江不再是锁,长江不再是障。蒋氏“确保大西南”的算盘至此清零。哪位读者家中还留有白涛、木洞的渡江便条、船桨刻痕,或悦来场那双绣花鞋的旧影?那也是川东追击战的证词。
十大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