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战国时期名将风云录
春秋时期,中华大地上曾林立着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,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,到了战国时代,诸侯数量锐减。仅楚国一国就吞并了四十五个诸侯国,可见当时兼并战争的激烈程度。进入战国时期后,战争频率和规模都远超春秋,正是在这样的大争之世,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。下面让我们细数战国时期的九位顶级名将。
第九位:楚国名将昭阳
昭阳在楚国官至令尹、上柱国,是楚国的军事重臣。公元前334年,他率军攻灭越国,杀死越王无疆,将兴化地区纳入楚国版图。八年后,他又在楚魏襄陵之战中大败魏国,夺取襄陵等八座城池,威震六国。楚怀王为表彰其功绩,将国宝和氏璧赐予他,并封以古勃海之地作为食邑。
展开剩余78%第八位:齐国名将匡章
匡章师从孟子,后成为齐国大将。公元前314年,他趁燕国内乱之机,率十万大军攻破燕都。虽在濮水之战中败于秦军,但在公元前301年的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军,斩杀楚将唐昧。
最辉煌的战绩是在公元前298年,他率领齐、魏、韩三国联军(后加入赵、宋)攻破秦国函谷关,迫使秦昭王考虑割地求和。若非孟尝君同意议和,秦国可能就此灭亡。
第七位:赵国名将廉颇
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军事支柱。公元前283年大败齐军,夺取阳晋,因功封为上卿。在长平之战前期,他采取固守策略成功抵御秦军进攻。可惜后来被赵括取代,导致赵军惨败。九年后,他率军击退燕国入侵,斩杀燕军主帅栗腹,并围困燕都三个月,迫使燕国割让五城求和。因功拜相,封信平君。
第六位:魏国信陵君魏无忌
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,信陵君在魏国衰落之际广纳门客,养士人达数千之众。他礼贤下士,急人所难,曾两次大败秦军,分别解救了赵国和魏国的危局。最著名的是他率领五国联军攻至函谷关下,在关东诸侯中享有极高威望。
第五位:燕国名将乐毅
乐毅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就是灭齐之战。当时燕国实力弱小,还曾被齐国灭国。乐毅入燕后,不仅协助燕昭王改革内政,更联合其他诸侯组成五国联军伐齐。当时齐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,却被乐毅打得仅剩两城。若非等待齐国投降,乐毅很可能就彻底灭亡了齐国。
第四位:秦国名将王翦
王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头号功臣。他少年从军,随侍嬴政,先后攻破赵国邯郸,扫平三晋地区。最著名的是率领六十万大军大败楚将项燕,灭亡楚国。与其子王贲一起,成为秦朝开国元勋,官拜太师,封武成侯。与白起相比,可谓各有所长。
第三位:赵国名将李牧
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,一生未尝败绩。他创造的赵破匈奴之战是以步兵全歼骑兵的经典战例,肥之战则是围歼战的典范。有李牧死,赵国亡之说,可惜后来赵王中秦反间计,夺其兵权并杀害。
第二位:秦国武安君白起
白起是秦国军事奇才,辅佐秦昭王三十余年,攻城七十余座。在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,伐楚之战攻陷郢都,长平之战重创赵军主力。因功高震主,最终被秦昭王赐死。
第一位:军事全才吴起
吴起先后效力鲁、魏、楚三国,均取得非凡成就:在鲁国以弱胜强击败齐国;在魏国训练出魏武卒,以五万新兵大败五十万秦军(阴晋之战);在楚国推行改革使国力大增。著有《吴子兵法》,与孙武并称孙吴。虽军事才能卓越,但因杀妻求将等行为,后世评价褒贬不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十大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