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黑兰深夜起飞的专机划过波斯湾上空,机舱内伊朗外交部长攥紧了一份改写中东命运的议程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“真实社交”平台抛出一则爆炸性宣言:“如果伊朗现政权不能使伊朗变得再次伟大,那为什么不能换政权呢?让伊朗再次伟大!”
这句刻意模仿其竞选口号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的表述,被外界视为美国对伊朗政策转向政权更迭的明确信号。
不到24小时,一架伊朗政府专机从德黑兰紧急升空,直飞莫斯科。
机上的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·阿米尔-阿卜杜拉希扬此行目的只有一个——在美伊濒临全面战争的悬崖边,寻求普京的紧急干预。
特朗普的“变脸”
特朗普的对伊政策如同旋转的万花筒,唯一不变的是它的不可预测性。
6月17日,特朗普向伊朗发出措辞强硬的“无条件投降”通牒,宣称美国已“完全控制伊朗领空”,甚至掌握着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藏身位置。
白宫同步展开密集的军事部署,F-22与F-35隐形战机增援中东,两艘航母延长部署期,6架B-2轰炸机携GBU-57钻地弹飞赴关岛,这些单枚重达13.6吨的“掩体粉碎机”瞄准的正是伊朗深藏地下的福尔多核设施。
军事行动紧随而至
6月21日夜,美军发动代号“午夜之锤”的空袭行动,超过125架战机、7架B-2轰炸机和一艘潜艇参与行动,向伊朗福尔多、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倾泻约75枚精确制导弹药。
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次日宣称行动“基本摧毁了伊朗的核项目”,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以更戏剧化的语言描述:“彻底摧毁!”
然而这场“完美打击”的叙事迅速遭遇挑战
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22日声明,福尔多核设施深藏山中,实际损毁程度“暂时无法评估”。
伊朗议员穆罕默德·曼南·莱希则嘲讽道,特朗普所谓“福尔道已不复存在”的宣传,不过是“表面成果”。
伊朗的绝境
当特朗普的“政权更迭”宣言震动中东之际,德黑兰的决策层正面临两难困境。
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阿里·沙姆哈尼在社交媒体上发出顽强抵抗的信号:“即便核设施被摧毁,事情未到终局,浓缩材料、本土知识和政治意志继续存在。”
但现实远比口号残酷
以色列的持续空袭已构成系统性破坏——6月22日,以军战机首次远程奔袭2200公里,摧毁伊朗中部亚兹德地区的“伊玛目侯赛因”战略导弹指挥中心,此处储存着可打击以色列的“霍拉姆沙赫尔”弹道导弹。
伊朗总统莱希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时,一面谴责美国袭击是“侵略行径”,一面重申:“伊朗从未寻求战争或核武器,和平与安定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。”这番表态背后,是伊朗对自身军力局限的清醒认知。
在军事反击空间被压缩的困境下,德黑兰启动紧急外交突围。
6月20日,伊朗与英法德三国外长在日内瓦进行了三小时会谈。伊朗要求三国对以色列施压停火,而欧洲国家却聚焦伊朗核问题,要求其妥协。
欧洲的冷漠让德黑兰彻底清醒,会谈结束后数小时,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宣布将飞赴莫斯科。
此行目的明确,一是寻求先进武器填补军备消耗、二是争取俄罗斯作为调解人,促成美伊谈判。
俄罗斯的棋局
伊朗专机降落莫斯科时,普京面临的是一盘复杂的中东棋局,尽管俄罗斯公开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,并曾与以伊领导人进行电话斡旋,但其实际干预能力受到多重制约。
俄乌冲突持续消耗俄罗斯军事资源
正如分析人士指出:“一旦俄罗斯军力被削弱,乌克兰可能趁机对莫斯科采取行动,这对普京而言得不偿失。”
普京此前明确表态,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并不包含防务领域,伊朗也未曾向俄罗斯正式求援。
俄罗斯的援助更可能采取非直接形式,提供防空系统、导弹技术等防御性武器,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外交掩护。
国际社会对局势升级的担忧与日俱增
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呼吁“紧急采取外交手段,结束敌对行动”,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“武力推翻伊朗政权将引发混乱”,反对重蹈伊拉克、利比亚覆辙。
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誓言继续战斗:“以色列不会与伊朗陷入消耗战,但在任务完成前不会停火。”以色列总参谋长赫齐·哈莱维更直言要做好“持久战”准备,以彻底消除安全威胁。
普京会面伊朗外长时,克里姆林宫官员手中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军售清单条款。
而当伊朗的苏-35战机未来某日掠过霍尔木兹海峡,以色列F-35机群雷达屏闪烁起陌生信号源,中东的天空将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对抗逻辑。
特朗普的“让伊朗再次伟大”口号在波斯古迹间回荡,德黑兰街头反美标语旁悄悄出现俄文标识。
信息来源:特朗普发文暗示:若现政权无法让伊朗再次伟大,那为何不进行政权更迭呢?——观察者网2025-06-23特朗普:可换政权让伊朗再次伟大——中国青年网2025-06-23伊朗总统称美国必须付出代价!伊朗外长抵达莫斯科将与普京会面,哈梅内伊顾问:好戏还在后头——极目新闻2025-06-23特朗普变脸,要让伊朗一夜变天,不到24小时,伊朗专机抵达莫斯科
十大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